“无障碍改造”改出残疾人“幸福家”——广西梧州市“十四五”以来已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376户
家住岑溪市的小覃是视力二级残疾人,他家门前有一处坡道,一侧陡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前出门总担心踩空跌倒,心里老是提心吊胆的。”如今,这段“危险坡”旁安装上了坚固的扶手,小覃出入家门不仅更加方便,也更安全了。“现在踏实多了!”谈起这一变化,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暖心变化,正是广西梧州市“十四五”以来扎实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十四五”以来,梧州市残联坚持以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推动社会融合共享为导向,将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持续推进。通过精准施策、系统推进和全程监管,逐步消除残疾人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障碍,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面对残疾人家庭分布分散、需求各异的状况,梧州市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残联组织的桥梁作用,以常态化入户访视和动态信息更新为依托,融入网格化管理模式,借助基层干部熟悉民情的优势,对每一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摸排与细致核实。市级残联强化业务指导与培训,县级残联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镇、村两级全力落实,形成上下联动、执行高效的工作格局,为改造工作筑牢基础。
为确保改造精准适配需求,工作人员主动入户勘察残疾人家庭生活环境,结合残疾人的残疾类别、残疾程度、生活习惯及个性化需求,围绕出入口、卧室、厨房、卫生间等高频活动区域进行科学设计和改造。从地面平整、坡道修建,到扶手安装、水电线路优化等,每一项改造都紧扣残疾人“急难愁盼”,制定“一户一策”的个性化改造方案,通过“量身定制”的暖心服务,切实为残疾人打造“无碍”生活环境,传递社会关爱。
质量是项目的生命线。家改项目坚持公开公正,把好“三关”,即把好个性化改造方案关、把好工程程序规范关、把好工程质量监督关,县、镇、村对改造的对象、内容、方式、流程、材料、施工过程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改造内容、改造质量符合要求和标准,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改造完成后,及时组织验收,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见到实效,每一项改造都经得起检验。
截至目前,梧州市今年已完成485户改造,任务完成率为142.65%。“十四五”以来,梧州市累计完成3376户改造并通过验收,超额完成“十四五”改造任务2816户的既定目标,完成率达119.89%。